永定新聞網歡迎您!

握手汀江畔——張鼎丞與大埔太寧農軍

2023-04-24 10:45:16 來源: 閩西日報  責任編輯:   

握手汀江畔

——張鼎丞與大埔太寧農軍

□ 張佑周

1926年6月,從廈門集美師范學校畢業近一年的張鼎丞經人介紹到了離老家永定金砂約30里的廣東省大埔縣青溪鄉石下壩保靈寺小學任教員。石下壩地處汀江畔,永定峰市的下游,兩地間的汀江棉花灘河段怪石嶙峋,急流險灘密布。兩地于是都成了汀江航道上閩粵兩省舟船換乘、物資駁運的重要碼頭,其后,石下壩地名被雅化為“石市”。

張鼎丞初到這里人生地疏,但他在集美師范學校讀書時就已接觸到包括《共產黨宣言》在內的進步書籍,因而他除了認真負責地教書之外,還如饑似渴地閱讀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他的任教生活過得非常充實。教學之余,他想盡辦法搜尋進步書籍,有時還寫信給還在集美師范讀書、假期回下洋參與創辦下洋公學的學弟陳正、曾牧村等人,邀請他們前來大埔縣城茶陽見面,帶來書籍供他閱讀。

當時中國共產黨登上中國革命的政治舞臺時間不久,需要更多的仁人志士共同奮斗。經常以國民黨大埔縣委青年部長、教育局督學身份巡視各地學校辦學情況并開展革命活動的中共秘密黨員、中共大埔縣部委書記饒龍光發現了教學負責、為人正直、思想進步、憂國憂民的保靈寺小學教員張鼎丞,送給他《共產主義ABC》《向導》等進步書刊,有意識地培養他入黨。張鼎丞如久旱逢甘霖,很快與饒龍光成為莫逆之交,并在饒龍光的培養介紹下于1927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

張鼎丞入黨后,曾跟隨饒龍光前往閩粵交界處的大埔太寧鄉考察農民運動,認識了時任中共閩南特委書記的大埔人羅明。不久后,羅明將其調回永定,安排他在家鄉金砂等地開展農民運動,并指示他在陳正、曾牧村等共產黨人創辦的下洋公學設立了閩粵邊秘密聯絡站。張鼎丞隨即借鑒太寧農民運動經驗,發動農民群眾,啟發農民革命覺悟,創建中共永定溪南支部,還按照太寧建立農軍的模式建立了秘密的農民武裝組織“鐵血團”。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大埔也與全國一樣籠罩在白色恐怖下,時任中共大埔縣部委書記的饒龍光將縣部委機關從縣城茶陽轉移至附城的太寧鄉,并決定發動工農群眾舉行茶陽暴動,奪取政權。時任閩南特委書記羅明及黃埔軍校畢業生、教官羅法勝返大埔協助組織茶陽暴動。為確保勝利,饒龍光要求張鼎丞支援,張鼎丞二話不說,親自率領金砂鐵血團農軍40多人前往太寧。

1927年6月5日,饒龍光、羅法勝指揮暴動隊伍,從太寧公學出發,經山路進入大埔縣城東門,在由西門進入的湖寮、西河農軍的配合下浩浩蕩蕩沖進縣城,縣城駐軍和警察聞風而逃。農軍沖進縣衙,搜捕反動分子,收繳縣衙槍支,奪取了縣政府政權,成立了大埔縣政務委員會。雖然在國民黨軍反撲之下該政權建立10天后撤退至太寧鄉,但卻是閩粵邊農軍首次聯合暴動,武裝奪取縣級政權的一次成功實踐,對于張鼎丞率領的永定農軍來說,更是一次戰火的洗禮。

1927年8月下旬,中共大埔縣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貫徹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決定再次發動武裝暴動并迎接南昌起義軍入粵。9月上旬,南昌起義部隊途經閩西,永定張鼎丞和大埔李明光分別代表永定和大埔黨組織專程赴上杭迎接。9月12日,周恩來向他們詳細介紹了黨中央關于南昌起義的決定、經過以及南征廣東的計劃和意義,并指示他們:“要發動群眾,開展武裝斗爭,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要實行土地革命,解決土地問題?!逼陂g,李明光向張鼎丞和羅明轉達了饒龍光的口信,請求永定再次派農軍支援即將舉行的大埔太寧暴動,張鼎丞滿口答應,并火速趕回永定。

回到永定后,張鼎丞在金砂、西溪等地精選鐵血團骨干成員張燕生、張燕傳、張發欽、張衍增、謝隆昌、張福添、張振林、張鳳喜、戴福彪、謝廣賢等40多人,趕到大埔太寧待命。

9月16日,南昌起義軍賀龍部自永定沿汀江南進大埔,先頭部隊在石下壩擊潰國民黨軍一個營。饒龍光等得悉后立即率領農民自衛軍獨立第一團第一連和張鼎丞率領的永定農軍一起攻入大埔縣城茶陽,建立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為南昌起義軍順利進入大埔掃清了障礙,同時派農軍趕赴石下壩接應南昌起義軍。兩天后,南昌起義軍進駐縣城,前敵委員會李立三、彭湃正式委任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成員,饒龍光任主席。

9月20日,朱德率南昌起義軍后續部隊第11軍25師進入茶陽,接見饒龍光、張鼎丞等,并贈送150支長槍給大埔農民自衛軍獨立團第一連,永定農軍被編入第一連,守衛縣城,保衛新生的紅色政權并解除南昌起義軍繼續南下的后顧之憂。張鼎丞率領的永定農軍也在大埔再次得到實踐鍛煉。

9月22日,朱德率25師趕往三河壩牽制與阻擊梅縣方向南來的國民黨軍錢大鈞部,掩護南昌起義軍主力南下潮汕。10月1—3日,三河壩戰役打響,大埔商團軍乘機進攻縣城,農軍第一連官兵與敵人激戰,永定農軍戰士表現英勇,謝廣賢等6人壯烈犧牲。最后因寡不敵眾,中共大埔縣部委、工農革命政府和第一連農軍撤回太寧繼續堅持斗爭。張鼎丞把帶來的永定農軍留在太寧繼續接受鍛煉,自己則回到永定開展農民運動。不久,反動商團軍以兩個營的兵力進剿太寧,大埔、永定農軍并肩抗敵,經過大小十幾次戰斗,給予敵人沉重打擊,但因敵人從潮汕增援,敵我力量懸殊,中共大埔縣委率第一連農軍轉移到桃源冬瓜坪集中隱蔽整訓。

1927年11月,根據中共廣東區委擴大會精神,大埔農軍獨立第一團改編為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五團,永定農軍40余人與原第一連被編入直屬團部指揮的特務連,由饒龍光、饒壽田率領,轉戰于閩粵邊界的大埔、永定、平和一帶,參加了大埔漳溪、巖上、高陂、百侯以及永定、平和等地的武裝暴動,有力地支援了閩西南的土地革命斗爭。

1928年2月,在大埔接受了戰火洗禮的40多名永定農軍回到永定,成為永定農軍的骨干,在永定金砂、金豐等地帶領農軍開展游擊戰爭。3月8日,中共閩南特委和中共平和臨時縣委領導的平和暴動打響,由賴玉珊率領的永定農軍“鐵血團”25人參加了戰斗,攻占了平和縣城,取得了暴動勝利。同年6月中旬,中共永定縣委決定發動武裝暴動攻打永定縣城,成立暴動委員會,張鼎丞任總指揮。為確保暴動勝利,張鼎丞一方面開設兵工廠,制造土槍等武器,另一方面兩次派人向太寧農軍借槍,并請求大埔農軍在暴動時派出武裝支援。饒龍光、饒壽田隨即率活動在下洋赤樹坪、大水坑一帶的大埔工農革命軍第十五團一營前往古洋,與陳正領導的金豐農軍會合,其后參加了7月1日于永定岐嶺和下洋發起的金豐暴動。

7月20日,永定國民黨江湘軍進攻金砂,永定工農革命軍一部與大埔工農革命軍十五團一營一起退至大埔長教。其后又一起攻打下洋中坑和陳東,擊潰永定地方民團后,大埔革命軍撤回下洋赤樹坪、按山背等地開展游擊戰爭,永定革命軍常與其一起并肩戰斗,結下深厚的戰斗友誼,由張鼎丞與饒龍光開始的汀江畔握手一直持續到解放戰爭勝利。

?
丝瓜视频在线无限看,丝瓜ios_成年女人免费视频体验_草莓视频成app下载_草莓视频成版3.0安卓版下载_爱如潮水视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