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老紅軍簡耀賓,原名簡炳傳,1911出生于永定區培豐鎮長流村。
1928年,簡耀賓參加農民暴動,被編入太平區農軍。6月參加攻打永定縣城,并參加了洪坑戰斗。
1929年,簡耀賓到達虎崗,擔任閩西特委機關交通員。由于機靈勇敢,工作出色,與賴大超等一起被董必武稱為特委機關“三個紅小鬼”。1931年8月,簡耀賓跟著機關輾轉到達長汀。
在長汀,簡耀賓負責由陸定一主編的《青年實話》的校對和發行工作。他對革命的滿腔熱情,引起了陸定一的注意。陸定一鼓勵簡耀賓要好好學習,爭取進步。1932年底,簡耀賓的哥哥簡榮傳光榮犧牲。簡耀賓請假回家處理完長兄的后事。然而,那時敵人已經沿路設卡,長汀回不去了。于是,他跟培風當地黨組織的陳博英取得聯系,隱蔽下來,留在敵后繼續革命,充當紅八團的接頭戶。
1935年3月初,有一個班的民團到后甲敲詐村民,在那兒喝得大醉。接頭戶悄悄給簡耀賓報信,簡耀賓立即趕到斜內通知陳博英,紅八團連夜派出一個排的兵力包圍敵人,打死三四個民團士兵,其余的統統投降紅八團繳獲了12支槍,將他們俘虜教育后放走。
抗戰時期,簡耀賓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聯絡革命同志,多次死里逃生。1944年后任“白皮紅心”保長,繼續在暗中支持革命。
1948年,賴大超擔任永定縣委書記,他特地派員到長流尋找簡耀賓。于是,簡耀賓重新與上級黨組織取得聯系,參加黨的地下工作。1949年,簡耀賓被任命為長流村(包括現在的振東、東中、長流)村長。他熱心減租減息,斗惡霸、剿土匪,進行土地改革?!拔母铩敝?,簡耀賓被評為“四類分子”受到批斗。直到1989年底,時任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賴大超回到永定,特地到簡耀賓家做客,大家才知道他原來是老革命。1990年簡耀賓落實政策,被定為失散老紅軍,成為“五老”人員。